過敏Q&A
Q1:何謂「過敏」?
A1:從字義上來看,「過敏」即是過度敏感之意,身體對周遭環境的物質產生了過多的過敏免疫球蛋白(即IgE),而接著發生一連串有害人體的反應,就是所謂的過敏現象。
A2:「過敏性疾病」即是人體免疫功能過度敏感所造成的慢性發炎,最後導致本身組織受到傷害的一種疾病。過敏性疾病常會牽連到不同的器官,如果發生在皮膚時,會引起濕疹、異位性皮膚炎等;發生在呼吸道時會導致過敏性鼻炎和氣喘;發生在胃腸道時,可能會造成嘔吐、慢性腹瀉、血便、甚至造成腸道吸收不良而影響生長。
A3:要如何診斷是否有過敏,一般可依據下列幾種情形而高度懷疑:
- 有過敏疾病的家族史,例如父母雙方皆有過敏的問題(如氣喘),則小朋友罹患過敏的機率是正 常人的好幾倍。
- 小時候即有異位性皮膚炎,長大後罹患其他過敏疾病的機會大增。
- 每次感冒皆伴隨喘鳴。
- 慢性咳嗽,尤其半夜、清晨時症狀特別明顯。
- 清晨起床後常會連續打噴涕、覺得喉嚨有痰。
- 時常覺得鼻子癢、鼻塞、眼睛癢,特別在整理物品、衣物時。
- 運動後或吃了冰冷食物會劇烈咳嗽。
- 固定的皮膚癢疹,冬天或夏天流汗時感到特別癢。
除了上述的情形及症狀可做為診斷的參考外,目前有幾項實驗室檢查可提供更客觀的証據。
- 嗜依紅性白血球,在正常人身上約佔所有白血球的百分之一到三。但在有過敏或者有寄生蟲感染的時候其比例會上升。
- IgE抗體,前面說過第一型過敏反應,當過敏原進入體內後IgE抗體會大量產生,所以偵測血中IgE抗體的量(正常人小於150KU/L)即
可推測是否有過敏的情形。
此外,更有一些方法可進一步得知究竟是對什麼東西過敏。傳統檢驗過敏原的方法是皮膚試驗,即俗稱「蓋印章」。將過敏原粹取物直接與皮膚作用,再依照皮膚局部發炎紅腫的情形來判讀。目前比較方便的作法是抽血檢驗血清中過敏原專一之IgE抗體濃度,以此方法一次抽血便可檢測多種過敏原,而且可信度不比皮膚試驗差。
A4:過敏症狀好多樣 ,你有正確的過敏常識嗎 ! 下列都是過敏的症狀!
過敏名稱 | 過敏部位 | 症狀 |
氣喘 | 呼吸系統 | 呼吸困難、咻咻呼吸聲(喘鳴聲)、胸悶、慢性咳嗽 |
過敏性鼻炎 | 呼吸系統 | 早晨不斷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癢、鼻塞 |
過敏性結膜炎 | 眼睛 | 眨眼、紅眼、眼睛癢、灼熱感、黑眼圈 |
因食物引起腸胃不適 | 腸胃系統 | 噁心、噁吐、腹瀉 腹痛、腸絞痛 |
異位性溼疹 | 皮膚 | 在臉頰、耳後、頭皮、頸、四肢關節,長出紅色小丘疹 |
蕁麻疹 | 皮膚 | 在身體任何部位有蕁麻疹 |
Q5:過敏會經歷哪些階段:
A5:「過敏性疾病」也會隨年齡的改變而漸漸出現不同的症狀;過敏兒在嬰兒期容易對食物過敏,常表現皮膚及腸胃道症狀,例如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或嘔吐、腹瀉,大約2歲之後,腸道症狀多會消失。3、4歲後,過敏兒開始對空氣過敏,反而是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的問題隨之而來。
A6: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,父母如果其中一方有過敏的體質,下一代有過敏的機率為1/3,若父母雙方皆有過敏的體質,則機率會高達1/2~2/3;但如果第一胎孩子中有過敏,第二胎孩子的過敏的機率會高達90%。
預防重於治療,所以高危險群的嬰兒可以藉由過敏的家族史中篩選出來,出生後避免接觸過敏原,以達到消除過敏的效果。
A7:兒童過敏性疾病在最近數十年來,發生率節節上升,據統計,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患有過敏性疾病,雖然過敏性疾病大多都有遺傳背景,可是單單遺傳背景並不能解釋為什麼過敏性疾病會增加如此的快。
一般而言,內外在環境因素的改變可能與此有關,愈都市化、西方人的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,腸道中厭氧菌菌數愈增加,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比率也愈增加。
A8:引起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包括:家塵及塵蟎 最多(90.%),其次為黴菌、舊棉絮、稻草、蟑螂及花粉。其餘如香煙、食物(巧克力、 海鮮等 ) 及情緒緊張等也可能引發過敏反應。
這些過敏原就像板機(trigger)一樣,一旦免疫系統盯上它,只要再次遇到,便會馬上引發強烈 的過敏反應,不除去之不會停止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食物過敏原包括:帶殼的海鮮(蝦、蟹)、蛋白、巧克力、牛奶、羊奶、橘子、草莓、蕃茄等柑桔類水果,核果類(如花生、乾果)等 。
家塵塵蟎 | 塵蹣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,有90%以上的氣喘病童對塵蟎過敏,塵蟎約0.2~0.5公釐大小,以人或動物的皮屑、指甲及毛髮為主食,喜好生長於床褥、枕頭、地毯、衣服、有毛的玩具或厚重的窗簾,在攝氏25度,相對濕度80%的環境生長的最好,繁殖也最快,因此很適合在台灣生長,在夏末初秋時繁殖的最快,也是氣喘病人最容易發作的季節可知其重要性。 |
蟑螂 | 蟑螂在溫暖的氣候中也容易繁殖,在台灣過敏病兒童中約有40%~50%亦對蟑螂 過敏,蟑螂的糞便及屍體皆有可能是過敏原,日常生活中,如何減少蟑螂的存在也是重要的課題之一。 |
狗、貓、鳥類等寵物 | 這些寵物不但本身皮垢或分泌物是強烈的過敏原,而且更是塵繁殖的重要食物來源, 室內不可飼養寵物是唯一的方法,若不得已,勤加洗滌或可減少一些。 |
黴菌 | 與塵蟎相似,黴菌易生長於潮濕高溫的環境,因此保持乾燥環境,除濕機、冷氣機的 濾網常加清洗也可減少黴菌的生長,另外被單枕頭使用尼龍製品也可減少其存在。 |
花粉 | 國外常見因花粉過敏引起導致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﹝花粉熱﹞,在台灣則較為少見, 在台灣真正因花粉產生的過敏病可說少之又少,不到20%。 |
Q9:過敏的發作有季節性嗎?
A9:過敏患者由於對環境溫差的適應力較差,所以一遇到冷熱換季,或是不穩定的氣候,即早晚溫差大的時候,甚至在夏天裡,從酷熱的外面環境進入冷氣房時,都會引起過敏的症狀,尤其是鼻子的症狀。另外因為塵蟎或花粉而過敏的患者,要多注意潮濕的梅雨季節(溼熱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、塵蟎),及夏季群花盛開的時分。
A10:雖然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能是過敏原,但較常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奶類製品、蛋(尤其是蛋白)、柑橘類水果、芒果、小麥製品、大豆製品、豌豆、番茄、芹菜、堅果類或花生、巧克力或可可、有殼海鮮和魚等。
根據2005年台灣地區食物過敏原因調查報告,3歲以前常見的食物過敏依序為蛋、牛奶、蝦、花生、螃蟹、芒果和蛤。
「牛奶蛋白嬰兒配方過敏」在嬰兒期最為常見,許多嬰兒出生後第一個接觸食物就是牛奶蛋白嬰兒配方。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對其他動物的奶如羊奶,也有接近50%的機會會過敏,對於豆奶蛋白則約有20%~30%的機會會過敏。根據研究,飲用鮮奶後的母親哺育母奶也可能引發嬰兒腸道過敏的症狀,這點必須小心。
A11:藥物在人體內代謝的途徑主要透過肝、腎,經常以藥物來改善過敏,難免會增加負擔。目前使用藥物對付過敏的方式,較常見的方式是使用抗組織胺、類固醇,在過敏情形發生時雖然效果都不錯,但都是針對過敏發生時的症狀來改善,並無根治的效果。抗組織胺最熟知的副作用是容易嗜睡,並不適合在工作中或是學習中使用,類固醇長期使用則會影響發育,這也是許多父母不希望讓小朋友吃太多藥物的原因。